第(3/3)页 据战后统计,三门外的农民军营寨**计有黄金白银五千多两,将黄金尽数折换成白银,则是白银七千六百余两。 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战马的收获有八百余匹,加上先前的存养马匹,萧亦手头至少有了千余上好的快马,这已经足够初步组建一支专门的骑兵队伍了,想到这里,萧亦就不禁激动万分。 全城军民都在赞叹萧亦的神机妙算,与这次的收获相比,萧亦战前下的那些衣甲器械,劳军花费的银两,连个零头都算不上。 萧亦都按照承诺,将阵亡将士作战时的衣甲刀枪下给他们的家人,用以存念,又现银与田亩慰籍。 对于那些战死的壮勇,灵牌也都赶制完成,和永安军军士并无区别,一并放入永安堡的祠堂,供后人瞻仰英烈,这也让他们的家人倍加感动。 经过此战后,那些临时招募的壮勇虽然都拿到了银两,但却没人愿意就这样回到家中。 这次的经过虽然只有半月多,但每甲队的民勇都和他们的教官生出了深刻的感情,各人之间由于这场战斗也都变得亲密无间起来,他们是从心底喜欢这半月的民勇生活。 萧亦宣布解散的时候没人离开,仍是在场中列队,都静静的看着萧亦,萧亦看着场中的民勇们,眼眶也不禁湿润起来,他们都是好兵。 李二牛、元少恭和周定三人自然也不想萧亦就这样解散这些人,就连元少恭都是每日来找寻萧亦,为的就是极力劝说萧亦。 最后经过全体将官商议决定,从壮勇之中挑选出精干之士充入永安军中,用以弥补阵亡,再将其余的壮勇重新编组划分,最后仍分三营。 操守官萧亦亲自命名,振威一营至三营,事实上萧亦设立振威营的最初的只是作为永安军的预备役,但萧亦绝对想不到,就是这支预备役,竟也成为了一支令贼人闻风丧胆的军队,这是后话,暂且不提。 今后永安军除照例的大型扩军外,就从振威营中挑选精锐补足训练和作战缺额,同时,振威营中的将官萧亦将尽力给永安军以外的将官机会。 从本地的将官中精挑细选,选优任振威营的队官、基层军官,但振威营的教官依然是用永安军的老军充当,一二三营营官仍是李二牛、元少恭与周定三人。 这些老军都是由萧亦几人亲自挑选的绝对精英,他们也对萧亦忠贞不二。 从军权上来说,萧亦充分给予那些本地将官权利,但是永安军到振威营中的教官除日常督训外都持有萧亦的秘密文书,一旦有变故生。 他们可出文书,有权调动自己督训的兵马,他们平时与那些军士紧密相处早都有了感情,再加上萧亦的文书就可立即调动兵马镇压和抓获罪魁祸。 可将此类事件在做大之前完全处理,这也是为防止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混入鼓噪军士所做的准备。 这样一来,萧亦军中的体系就更加完备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