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近了些,才听清。 “快些备战,申甲长战死,鞑子快到了!!” 一名夜不收疾行到萧亦身前,说完这句话就双眼泛白,噗通一下倒在了马下,背后竟是深深的插着几根羽翎箭。 葛福全大骇:“竟然真是鞑子!” 萧亦自然是知道鞑子为什么对明军的动向了解的十分清楚,从头至尾,明军中都是奸细泛滥。 鞑子那些忠诚的汉人阿哈很容易就能利用孙承宗的怜民之情,装作溃兵或是流民混入军营,而明军又不是军纪严明,除各将家丁与督标营之外,多是临时招揽而来,丢失情报也在情理之中。 没过多久,邱禾嘉和孙承宗的督标营哨骑纷纷归来,带来的消息更加让邱禾嘉等人吃惊,四处都出现了鞑子马队行军扬起的尘烟。 平原之地一向是望山跑死马,虽然看到尘烟升腾,知道有骑兵行军,但还有些距离,尽管这个时间很短。 邱禾嘉等人急的如同乱锅上的蚂蚁,不时有将官扯着脖子惊恐的喊道:“督臣,怎么办!!?” 孙承宗将手握到尚方宝剑上,高声道:“还能怎么办?传本督军令,列阵迎敌!” 孙承宗的行军方式是明末普遍的方式,分军而行,大同总兵官韩世猛所部勇猛,率军一万用做前锋前行数里,为大军开拓道路。 西路游击将军孟西平、北路游击将军任全各率所部两千人,侧应后方与西方,而萧亦则是率本部永安军东侧护卫中军。 孙承宗率余下大部近四万人充做中军根据战况来往调度,总兵邱禾嘉、大同镇西路游击将军葛福全随从。 孙承宗军令下后,便有标营的骑马军士奔赴各军,以传督师令。 接到夜不收情报后,萧亦顾不得缅怀战死的夜不收,立即随几名夜不收回到了东侧的永安军中。 萧亦刚刚回来,还没来得及下令,就见王大勇驾马而回,身后跟着大半的夜不收军士,像是经过了一场恶战。 王大勇众人手中的挑刀已经抽出,都带着凝固的鲜血,听到王大勇的禀报后。 石刚众人都很镇定,只是目光紧盯着萧亦,只等萧亦一声令下。 见到众人的反应,萧亦满意的点点头,一把抽出戚家刀,为了保证效果,萧亦直接踩在站马上,这样全军都能见到自己。 高声大喝:“弟兄们,屠戮军民的鞑子就要来了,毋需多言,只管随我萧亦,杀虏!!!” 第(2/3)页